花鰱又叫鳙魚、胖頭魚、大頭魚等。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外形似鰱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鳙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層。是中國特有魚類。在中國分布范圍很廣。是池塘養殖及水庫漁業的主要對象之一,經濟價值較高。能食用,對人體有提高智商、增強記憶、補充營養、延緩衰老的作用。2018養花鰱賺錢嗎?花鰱養殖的前景預測,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 ; 2018養花鰱賺錢嗎? 鳙魚又稱大頭魚、花鰱、雄魚等,是我國傳統的養殖品種之一。近年來,為了增加鳙魚的附加值,很多地方采用了大水面網箱生態養殖的模式,充分利用大水面水域中良好的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資源,降低鳙魚養殖成本的同時增加了鳙魚的市場售價,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018花鰱養殖的成本和利潤 2018花鰱養殖前景 由于鳙魚頭大肉少,隨著剁椒魚頭、火鍋魚頭等菜的普及,市場對鳙魚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也一路攀升,但天然鳙魚產量很低,市場供應的鳙魚僅僅作為主養魚的搭配品種,養殖密度低、生長慢、產量低,遠不能滿足需要。 近幾年隨著草魚等主養魚行情的低迷,為了增加效益,養殖戶加大混養魚的密度。近兩年草魚產量的提高及經濟形勢的低迷,草魚的消費受到一定的影響,魚中販賣草魚很難賺到錢,主要靠鳙魚等雜魚賺錢,所以魚塘若無一定比例的鳙魚,草魚的銷售速度會受到較大影響,受養殖效益和賣魚的速度影響養殖戶必須提高鳙魚的放養密度,目前鳙魚的放養密度20-60條/畝提高到80-300條/畝不等,隨著放養密度的提高鳙魚的生長速度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提高鳙魚的生長速度和產量,一些養殖戶選擇使用粉料、破碎料養殖鳙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著浪費大、污染水體的情況,并且使用粉料在鳙魚達到1.5-2斤后生長停緩,近兩年對小粒徑膨化料的試驗跟蹤發現,鳙魚半斤后可攝食1.0mm粒徑的膨化料,在1.5斤后生長速度不受影響,在旺季可達到1斤/月的速度,可提高鳙魚的放養密度和產量,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效益。 草魚塘中放養高密度的鳙魚,使用配合飼料可大幅度提高產量及畝效益,這一養殖模式已經得到養殖戶的高度認可,尤其是近年草魚低迷的行情促使很多養殖戶必須提高鳙魚的放養密度,一是增加效益,二是促進賣魚,高密度的鳙魚必須投喂飼料才能上市,鳙魚使用配合飼料已成為一大趨勢。
 鳙魚養殖技術要點 1、鳙魚的食性。在以往的資料中,鳙魚的食性定義為以浮游動物為主的溫和濾食性魚類,一般簡單理解為以浮游動物為食,這是過去在天然環境低水平養殖條件下得出的?,F在高技術養殖條件下,水體浮游生物以大型種類為主。鳙魚是濾食性魚類,對食物的選擇決定于鰓耙間距,只要個體大于鰓耙間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濾食,鰱魚的食物主要是個體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魚的食物主要是個體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條件下浮游生物個體大于50微米的直鏈硅藻、甲藻、裸藻科、絲狀藍藻、大型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種類,都是鳙魚的濾食對象。 2、鰱、鳙魚的搭配比例。傳統的鰱、鳙魚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鰱帶1鳙,在這種放養模式下鳙魚可正常生長,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鰱的價格越來越低,鳙的價格不斷提高,這種以鰱為主的放養模式經濟效益也越來越低。因此怎樣提高鳙魚的放養比例和產量就成為養殖生產中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隨著生物有機肥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水體藻類相應發生了根本變化,鳙魚能攝食的個體大、營養豐富、易消化的種類,如直鏈硅藻、甲藻、隱藻,成為優勢種群,浮游動物的生物量也很高,為鳙魚成為主養魚類提供了食物基礎。據多年的生產實踐,鰱鳙魚的放養結構中,鳙魚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魚的生長速度都較快,當鰱的放養比例在20%~80%之間時會抑制鳙魚的生長速度。因此,鳙魚作為主養魚時,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養鰱魚。 3、魚種規格。以往湖泊、水庫鳙魚的放養規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規格魚種,養2年上市,養殖周期長,上市規格小。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每尾為150~500克的大規格魚種,經過一年的養殖達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規格。 4、放養模式。傳統的湖泊、水庫等大水體雖然也采用施肥技術進行養魚,但產量很少超過每畝100千克,經濟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魚種規格小,用每千克20尾的大規格魚種,回捕率低,成魚規格小,一般每尾1~1.5千克;二是一次放種,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魚的現存量少,造成水體資源浪費,下半年魚的密度過大,天然餌料供給不足,生長速度減慢;三是鰱、鳙魚比例為3:1的放養模式不合理。 針對傳統養殖的不足之處,現代大水體高產養殖:一是用大規格魚種,即每尾0.15~1千克;二是常年捕撈上市,即6—7月開始將部分長至1.5千克以上的魚起捕上市,剩下的魚冬季起捕上市,成魚規格可達每尾1.5~2千克和2.5~4千克;三是鰱、鳙魚比例是1:4,甚至全養鳙魚,價格高,效益好。鳙魚的養殖模式有水庫施肥純養鳙魚;湖泊施肥主養鳙魚;小型精養水體投餌施肥主養鳙魚;小型精養水體施肥套養鳙魚四種。 根據不同的養殖模式,放養模式也不同。筆者今年6月底在用全價膨化料主養黃顙魚塘內配養當年2厘米的鳙魚苗,40多天就長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魚苗。到11月基本長至500—700克。塘口觀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魚可以有效進食小顆粒膨化料,這有力地促進了鳙魚快速生長。 養殖花鰱魚通常是和草魚、白鰱等魚類一起混養,這樣的養殖模式不僅能夠節省飼養成本,而且對于養殖戶來說可以更好的打開自己的銷路。因此,在2018年養殖花鰱也要繼承之前的養殖方式,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盈利模式。 ; ; 更多水產養殖、養殖技術及行業新聞請持續關注【中國水產養殖技術行業門戶網站 - 搜魚網】! 投稿信箱:fishsou@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