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地水產媒體報道,元宵節過后,湖北、湖南、廣東、江蘇、山東等地區淡水魚塘頭價全線暴跌,其中以草魚、鯽魚和生魚等品種塘頭價跌幅最大(逼近成本價或跌破成本價),養殖戶欲哭無淚,幾近崩潰。 面對如此慘淡低迷的魚市,養殖戶不得不存塘待售,但同樣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首先,存塘魚需要飼喂管理,飼喂管理需要一定的飼料和人工成本;其次存塘魚占用池塘養殖空間,致使今年的放苗不得不推遲延后,從而影響今年正常的養殖安排;最后,未來的魚價同樣存在著不確定性。2019年初為何魚價低迷? 據工業化水產圈報道,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環保整治規模龐大,目前已經拆除了300000個網箱和240萬畝養殖場,相當于160000公頃的養殖面積,且養殖區無一幸免。理論上講,拆網運動短期內會沖擊市場,導致魚價下降,隨后魚價會回歸平穩;但長期來看,由于養殖總量下降,魚價會有所上升。但實際上全國水產市場反饋卻非如此。 據2018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我國淡水養殖面積中,池塘養殖面積2 527.78千公頃,比上年增加80.71千公頃、增長3.30%;水庫養殖面積1 615.41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8.73千公頃、降低 1.75%;湖泊養殖面積886.49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8.22千公頃、降低3.09%;河溝養殖面積213.74千公頃,比上年減少6.28千公頃、降低2.85%;其他養殖面積 121.5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04千公頃、增長0.03%;稻田養成魚面積1 682.69 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98.69千公頃、增長13.397。池塘、湖泊、水庫、河溝和其他養殖方式面積分別占淡水養殖總面積的47.12%、16.52%、30.11%、3.98%、2.27%。在全國淡水養殖產量中,池塘養殖產量占71.0%,水庫養殖產量占12.6%,湖泊養殖產量占5.8%,河溝養殖產量占3.1%,稻田養殖產量占2.4%,其他養殖產量占5.1%(詳見下表)。 由以上全國的統計數據可知:水庫、湖泊和河溝養殖面積確實在減少,但在全國總養殖面積中占比不多(0.8971%),而稻田養成魚、池塘和其他養殖面積增幅較大(占全國養殖總面積0.3965%),那么其面積的增加在養殖產量上是否可抵消拆網禁養運動中減少的養殖面積所帶來的影響?請看看一下數據: 由上圖可知,我國養殖總產量結束了近10年的一路增長態勢,開始出現降低(養殖總量從2017年的5142.39萬噸減少到了2018年的4905.99萬噸,降幅236.4萬噸),但相比全國總產量而言,降幅不大(降低了4.818%)。實際上,雖然養殖總產量下降了,但整體魚價并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顯然,2019年年初的低迷魚價行情與這幾年的拆網禁養運動并沒有直接關聯,那原因究竟何在? 其實魚價波動歸根結底取決于市場供需關系,魚價低那就說明供應魚多了,需求少了。養殖不賺錢了,養殖面積和養殖產量自然會下降,隨后魚價由于供應減少,需求沒變,魚價自然上升了。 面對當下的低迷行情,養殖戶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養殖戶應該調整養殖生產模式,尋找新的利潤點;其次科學選擇養殖品種,把握市場需求;最后,根據以往行情和各方面經驗,2019年推薦養殖的品種為:小龍蝦、叉尾鮰和加州鱸,僅供參考,歡迎留言評論交流。
更多水產養殖、養殖技術及行業新聞請持續關注【中國水產養殖技術行業門戶網站 - 搜魚網】! 搜魚網是權威的中國水產養殖技術行業門戶網站,提供水產養殖,對蝦養殖,水產飼料,羅非魚養殖,水產新聞,水產行情,水產論壇等信息,已成為水產企業首選的網上宣傳交易平臺.搜漁網將繼續引領中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新趨勢,努力打造全球領先的華人水產綜合服務機構,匯聚水產養殖精英共同做大做好水產網站,服務更多的水產養殖戶和水產行業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