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業是廣西水產領域的支柱產業和沿海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來源,廣西的蝦業養殖面積、產量及產值歷居全國第二位。近年來對蝦養殖業處于最低迷狀態,為了找準問題及差距,總結經驗,提出解決的辦法。以“生態環保養殖,綠色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2019) 廣西北部灣科學養蝦技術大會暨行業物資展示交流會”于2019年3月8日在北海市合浦縣舉辦。本次會議由廣西對蝦產業聯盟、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廣西蝦業協會、廣西南美白對蝦產業創新團隊主辦。 會議立足產業現狀,重點分析行業各種主要問題,邀請了產學研專家、生產一線專家,特別是水產疾病學博士、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員水產病害防治學科學家,行業專家們與養蝦人共同面對面商討今年蝦業生態環心養殖發展之良策,以促進廣西北部灣今年蝦業生產發展。 1、對蝦重大疾病的防控策略及其實用技術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王印庚研究員從流行病學特征,組織病理學,病原學及其病原多樣性等方面詳細的分析了當前養殖對蝦的急性肝胰臟壞死病(AHPND)、對蝦白斑綜合癥(WSS)、對蝦細菌性白斑綜合征(BWSS)、高溫癥等重要病害種類疾病,并總結了對上訴疾病的正確診斷方法及防控對策。(防控對策:1、培育和選擇抗逆性強的健康苗種;2、水質調控是養殖成功的基礎;3、切斷餌料病菌來源及其他傳播途徑;4、做到早期診斷 、對癥下藥;5、正確施用藥物是有效治療的保障;6、混養可減少疾病發生。) 王印庚研究員認為在養殖期間,幾乎大多數科研單位或養殖者誤認為白斑綜合征由WSSV病毒引起的,消極采取措施,或者停止養殖管理及消毒處置,給養殖生產造成了極大混亂和經濟損失。弄清病毒性、細菌性兩種白斑的本質區別,為對蝦疾病防控、健康養殖具有重要意義。王印庚研究員還詳細的介紹了病毒與細菌性白斑病的區別,WSS著色厚重,邊緣整齊,顯微鏡下同心圓內有大量點狀褐色物,圓中央無破損;BWSS著色模糊、略淡,邊緣不整齊,顯微鏡下有輻射助,呈花鱗狀,圓中央甲殼侵損、呈深褐色,甲殼通透成洞。 在做匯報過程過程中王印庚研究員一直強調,在養殖期間,要嚴格使用微生態制劑,要謹慎控制劑量,不可盲目使用,如果超過劑量或用時不對,微生物制劑不僅對池塘和養殖主體無用,甚至會造成反面的效果,導致不可挽救的損失。 2、如何養好蝦 廣西蝦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廣西對蝦產業聯盟常務副主席莫紹國從實踐出發,從氣候、池塘、管理、飼料、藥物等環節上對白蝦殖進行了全方面講解,還詳細的介紹了當前對蝦疾病的病狀及防治對策,認為要養好蝦首一定防重于治。 3、廣西對蝦重大疫病檢測與流行趨勢 廣西水產科學院韋信賢博士對廣西對蝦重大疫病的流行趨勢進行深入的講解,2016-2018年WSSV(<10%)、 IHHNV(<5%)和TSV(0%)感染率保持在較低水平,AHPNS、EHP感染率雖有逐年下降趨勢但仍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10%左右),2018年SHIV感染率很高(18.3%);說明廣西養殖對蝦疾病由傳統的WSS、TSV和IHHN為主轉變為以新發疾病AHPNS、肝腸胞蟲病和虹彩病毒病為主,應引起相關從業者重視;此外,2018年AHPNS、EHP和SHIV蝦苗陽性率分別達7.8%(9/116)、15.5%(18/116)和18.1%(21/116),說明蝦苗種帶毒現象很普遍,應在生產中重視苗種檢驗。 韋博士認為對蝦感染不一定發病,但是發病必需先感染(病原性疾病),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是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的基礎,從源頭預防疾病,控制水產養殖疫病的傳播,對保障我國水產養殖健康發展,維護漁業生產安全至關重要。 4、水產生物檢測站 會上廣西對蝦產業聯盟主席、大會組委會主任韋錫健宣布廣西對蝦產業聯盟蝦業協會北??萍挤罩行乃a生物檢測站成立,檢測站服務內容:為聯盟、蝦協、苗企服務,地點設立在合浦蝦藥市場(西郊畔塘派出所對面)。檢測站設備完善,服務周到,全面檢測蝦苗的腸肝胞蟲(EHP)、急性肝胰腺壞死癥弧菌(EMS)、傳染性皮下造血組織壞死病毒(IHHNV)、白斑病綜合癥病毒(WSSV)等疾病、對蝦蝦狀病毒(BP)等十三個對蝦常見的細菌病毒。廣西各地的對蝦育苗場,標粗場,養殖戶,各種海水名貴魚類等水生生物病害均可進行檢測。 服務電話:13507898335 廣西水產科學院韋信賢博士親臨合浦水產生物檢測站指導工作 監測站環境 技術人員正在對蝦苗進行檢測操作 5、精彩紛呈!
更多水產養殖、養殖技術及行業新聞請持續關注【中國水產養殖技術行業門戶網站 - 搜魚網】! 搜魚網是權威的中國水產養殖技術行業門戶網站,提供水產養殖,對蝦養殖,水產飼料,羅非魚養殖,水產新聞,水產行情,水產論壇等信息,已成為水產企業首選的網上宣傳交易平臺.搜漁網將繼續引領中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新趨勢,努力打造全球領先的華人水產綜合服務機構,匯聚水產養殖精英共同做大做好水產網站,服務更多的水產養殖戶和水產行業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