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以來,以豆粕、菜粕、玉米為首的飼料原料大幅度上漲,企業壓力大增,從而令多家肉制品上市公司轉型。 豆粕暴漲510元  更拉動了菜粕價格 4月份開始豆粕、菜粕價格持續上漲,為飼料企業的經營施壓。6月4日,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主力合約M1909最高價達到3031元/噸,收盤價為2982元/噸,相比上一日漲了61元/噸;作為進入6月份后的第二個交易日,M1909已經在兩天內(6月3日、6月4日)漲了99元/噸,再度開啟暴漲模式。再往前看,4月30日M1909報價在2537-2575元/噸,6月4日時漲至2943-3031元/噸,也就是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里,豆粕期貨價格上漲了450元/噸左右?,F貨方面,6月4日東莞43%蛋白豆粕報價3010元/噸,相比上一日上漲60元/噸,相比4月30日的2500元/噸上漲510元/噸。 豆粕行情見漲也拉動了菜粕價格,6月4日鄭州商品交易所菜粕主力RM909最高價2629元/噸,收盤價為2570元/噸,相比上一日漲57元/噸;RM907、RM908分別上漲93元/噸、85元/噸?,F貨方面,6月4日廣州地區菜粕報價2650元/噸,比上一日的2590元/噸上漲60元/噸。 玉米瘋漲93元  已超過年初高點 ![]() 而玉米方面,玉米自4月開始上漲,6月漲勢持續,截至6月5日,玉米均價1942元/噸,相比4月底1849元/噸,上漲了93元/噸,已超過年初高點。 由于5月份庫存量繼續下降,玉米貿易企業惜售依舊突出?;弁〝祿A判傾向于近期玉米行情總趨勢依舊看漲為主,短時大漲的幾率依舊缺乏基礎,持續緩漲依舊是市場主流表現,近期內回調幾率偏低。預計,6月份大部分時間內,玉米價格將繼續偏強為主。 正式因為飼料原料以及豬價上行,帶動了包括雞肉、牛肉在內的主要原料成本上漲。另外,伴隨消費者對產品愈發“挑剔”,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肉制品企業面對的成本端壓力不斷增加。力求轉型謀變。 行業提速  2019產量1775萬噸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18-2023 年中國肉制品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肉制品產量突破1600萬噸,2018年全國肉制品產量達1713.1萬噸,到2019 年將達1775萬噸,其中,低溫肉制品產量達1155.5 萬噸,占肉制品總產量的65.8%;中高溫肉制品產量達620萬噸,占肉制品總產量的34.92%。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今年肉制品行業的業績應該會上升,將提升 40%左右。其市場規模和發展空間都很大。我國生產肉制品的企業眾多,如雙匯、龍大、絕味、得利斯、煌上煌等,規模大、品牌知名度高、行業影響力大。 ![]() 從部分肉制品企業2018年年報數據可以看出,肉制品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2018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降低了豬肉消費,需求不足,肉價持續下降,連帶效應影響肉制品企業業績。但進入2019年以來,不僅豬價大漲,擁有替代性的雞肉和牛肉也開始大漲,原材料成本壓力不能避免。 盡管肉制品企業可以通過直接提價、增加進口、庫存凍肉等多種手段來平抑成本波動,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和需求變化,豬肉制品企業、禽肉 制品、速凍肉制品都已經開始多元化探索,尋求新突破。 渠道新嘗試  布局餐飲終端 瞄準熟食店。肉制品企業只有不斷推出高質量的新產品,改善產品結構,才可以解決產品序列老化等諸多難題,吸引新的、年輕消費者的目光。 在這方面,雙匯堪稱標桿。2018年5月28日,首批10家雙匯連鎖熟食櫥窗店在漯河市同期開業,提供豬頭肉、豬肚、豬心、豬肝、豬舌、豬耳、豬蹄等七類熟食品,受到消費者追捧。雙匯自建品牌熟食店,并計劃投兩萬臺終端炭烤機器做熱食,2020年目標規劃達萬家,在優化產品結構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整體銷量的突破。 跨界開餐廳。肉制品企業想要抓住消費升級機遇,跨界開餐廳是個好主意。4月22日,唐人神集團正式宣布投資10億元新建50萬頭綠色生態龍華豬養殖基地、投資12億元建設中央廚房肉類食品加工等5個項目,并宣布5000家餐飲連鎖項目即將上馬。 唐人神將以中央廚房為核心,引進德國、日本及我國臺灣食品加工先進設備,通過初加工、再加工、深加工等形式,生產配菜、預制菜、面食等產品,計劃在全國新開5000家“鄉豬香”餐飲連鎖、“龍華上品”專賣店。 肉制品企業跨界開餐廳既可以推進產業轉型,提升生豬產業鏈價值,又可以全面進入餐飲連鎖與肉品專賣產業,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未來可期。 餐飲新零售。周黑鴨、絕味、煌上煌等品牌一直在努力掙脫傳統鹵味行業的桎梏,而新零售的出現為鹵肉制品企業提供了便利,盡管各企業的布局不同,但都在向品牌化、年輕化方向轉變。 絕味開始使用“智能化”解決問題,覆蓋華中、華南、華東、西南、華北等全國20多個省區市。至 2018 年底,絕味通過外賣業務已經收獲了4000多萬名會員。 煌上煌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加大在智能系統上的投入力度,創新變革了以無人智能零售、多點位自動售賣機、線下實體門店、網絡電商、外賣平臺與線上商城為核心的六位一體全網營銷模式,積極擁抱新零售,為企業帶來了持續性發展的動力,煌上煌E派無人智能店開張首日消費額即破萬元。 2018年,周黑鴨從推出各式各樣的活動吸引年輕消費者到利用技術打造智慧門店,各種新玩法和黑科技的加入,體現了周黑鴨入局新零售的野心。 鹵味三巨頭不斷嘗試,啟用智慧零售,通過線上線下的相互融合,在不同的消費場景下為顧客提供更豐富的選擇,讓用戶的黏性更高,同時還助力渠道轉型,讓銷售變得更加有趣。 產品多元化  創新加工形式 加碼調理品。餐飲的快速發展,給方便快捷、安全健康的調理品帶來了機會。龍大肉食的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肉制品行業營業收入5.20 億元,其中,低溫肉制品及中式鹵肉制品營業收入為3.19億元;冷凍調理肉制品業務營業收入為2.01億元,在餐飲渠道營收1.04億元,同比增長7.07%。 針對當前新零售、新消費的快速發展,龍大肉食研發的適合連鎖餐飲渠道的冷凍調理肉制品已初具規模,未來公司還將加大對冷凍調理肉制品業務的投入力度。 肉制品企業尋求轉型突破,溫氏選擇的是縱向的多元化發展。發展乳業、開展生鮮食品流通連鎖經營業務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子公司溫氏食品下屬品牌“溫氏佳味”。 溫氏為了從生產型農牧大企向食品和服務型品牌強企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溫氏食品業務,不僅推出了調理品系列,還斥巨資建深加工生產線。國內餐飲供應鏈行業相比于國外較為落后,競爭格局尚未定型,適應餐飲市場和家庭渠道的調理品發展潛力巨大。 轉向高端化。隨著我國消費群體發生變化,肉制品的主力人群已經向 90 后偏移,這類人作為肉制品行業核心消費人群,對于肉制品的概念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落后形式,而是更喜歡形式創新、口味創新、干凈衛生的新型肉制品。 雙匯在2018年第四季度推出了數十款高端新品,并預計2019年銷量超5000噸的新品數量將達到10款,在年報中公布肉制品收入端的改善,與新品的推出、產品結構的調整密切有關。2019年,雙匯將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融合推出了戰術補給腸,上市不久就憑借優異的表現斬獲了 Hello Foods Prize2019最佳肉制品獎。 該產品以優質雞肉為原料,添加素有“活化石”美譽的巴旦木,口味新穎獨特;跨界聯合知名游戲公司“心動網絡”,針對“香腸派對”魔性吃雞手游,聯手打造游戲角色IP化形象,推出二維碼線上營銷活動,好吃、好看、好玩,引領了時下年輕主流消費文化的新時尚。 近年來,速凍肉制品市場的同質低價競爭加劇了行業的整合洗牌,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海欣食品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渠道結構優化等舉措促成了 2018 年業績大幅增長,綜合毛利率提升1.93 個百分點,毛利潤同比增加 7739.71 萬元,其中高端系列產品營收占比實現了持續增長,貢獻了全年 32%的利潤?;疱伭闲袠I進入成熟期,高端品已經成為企業布局的關鍵,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產業擴張  增加其他業務 據新華網發布的數據顯示,人們對豬肉的熱情正在下降,2019年,在由豬、牛、羊三類構成的肉類市場中,牛肉消費占比11.91%,占據了豬肉消費分流的絕大部分。 隨著人們對牛羊肉營養價值的不斷認識以及西餐文化的傳播,牛羊肉消費占肉類消費比重逐年上漲,消費增長速度高于供給增長速度,供給缺口正在逐年增大。預計未來10年,牛羊肉仍將處于供給偏緊狀態。 豬肉制品市場競爭激烈,為抓住商機,得利斯轉向牛肉市場,投資2.7億元建設的肉牛加工項目計劃于2019年上半年投產。同時,已經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將加速開拓國內牛肉市場,力爭盡快將豬、牛兩大肉類產業做強做大。 龍大肉食也在年報中表示,從內部發展條件來說,國內牛羊市場存在發展空間,且牛羊肉領域暫時未出現規模企業;從資源配置來看,進入牛羊行業,公司具備一定資源儲備,從銷售渠道角度上可以發揮一定的協同作用,未來將擴充牛羊等產品品類。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整理自慧通數據、新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