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年6月份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美國農業部(USDA)會攜手兩份重磅報告亮劍農產品市場,且往往影響力頗為驚人?;仡櫷?,2014年6月末,由于大豆種植面積和季度庫存均超預期,美豆暴跌5.8%以此作為回應。時至2015年同期,在季度庫存遜于預期的幫助下,美豆斬獲了5.8%的驚人升幅。峰回路轉,步入2017年6月末,伴隨著大豆種植面積和季度庫存雙雙遜于預期的同時,美豆亦將3%的漲幅納入囊中。有時候不得不說,歷史總會出現驚人的相似一幕,兩年后的今天,USDA兩份報告結伴出爐,其中6月種植面積數據顯示:大豆為8004萬英畝(預期8435.5英畝,3月意向8461.7英畝,去年終值8919.6英畝);玉米9170萬英畝(預期8666.2英畝,3月意向9279.2英畝,去年終值8912.9萬);季度庫存數據,截止6月1日庫存,大豆17.90億蒲(預期18.56億蒲,去年同期為12.19億蒲);玉米庫存52.02億蒲(預期53.08億蒲,去年同期53.05億蒲)。 ![]() 從報告中不難看出,USDA公布的美國農戶玉米種植面積明顯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而大豆種植面積卻大幅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盡管出現暴雨和洪水天氣令市場人士認為其在今年春季難以進行田間作業,玉米的播種進度一直受到耽擱,作為重要佐證,USDA此前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23日當周,美國玉米種植率為96%,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均已完成100%。正是因為玉米播種推遲并錯過播種窗口期,從而引發美國農戶將提升大豆種植面積的市場共識。然而,報告出臺后的結果卻是出乎市場意料之外,頗有種“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錯覺。 除此之外,USDA還報告稱,截止6月1日當季美國大豆庫存為17.90億蒲,此前市場預估為18.56億蒲,去年同期為12.19億蒲。整體而言,月末的這兩份報告中的相關數據對大豆市場可以說是偏多的,尤其是種植面積明顯低于預期影響力更大,這也是CBOT市場聞訊出現異動的主要原因,報告公布當天CBOT大豆主力11月合約最終收漲10.75美分或1.2%,報于每蒲式耳923美分,終結此前連續三日下跌的勢頭。 ![]() 附圖:美豆走勢圖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質疑USDA這份種植面積的數據,尤其玉米播種面積預估大幅上調且高于預期,其認為這體現的只是6月前兩周美國農戶的種植意向,而USDA調查之后,實際情況確是不利天氣已經不支持美國農戶播種更多的玉米作物,這意味著美國農戶或因此播種了更多的大豆。當然了,這有待驗證,但也需要時間,據usda官員稱該國政府將重新調查14個州的農作物種植面積,預計在8月12日公布更新的種植面積報告,屆時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預估進行怎樣的調整?其后美豆期價又將如何演繹?讓我們試目以待。 其實,眼下除了USDA報告,市場關注的另外一大焦點就是中美貿易關系走向了。眾所周知,中美兩國元首已于6月19日通電話表示將于G20日本大坂峰會期間進行會唔,并且同意重啟貿易談判,時隔不久中國副總理與美國貿易代表及財政部長也進行通話,且稱將按照兩國元首通話的指示,就經貿問題交換意見,并同意繼續保持溝通,中美貿易談判恢復,但貿易談判結果仍有不確定性,市場普遍預期本次會晤可能會有一些進展但實際能達成協議的概率不大,也許往后“邊打邊談”的可能性更高些。但就在中美元首G20峰會會晤前夕,中國大量進口一批美豆,據USDA數據顯示,6月28日民間出口商報告向中國出口54.4萬噸美國大豆,2018/2019市場年度付運,這是近期以來美國向中國出口大豆規模最大的一次。這一舉動不同尋常,故意為之還是巧合?目前結果還不得為知,但有一點肯定的是,市場仍會密切關注兩國領導人會晤結果,畢竟這涉及巨量美豆能否成為中國買家的采購目標,屆時cbot大豆期價走勢受此影響也就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