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就是養豬戶的搖錢樹,豬崽產的好,成活率高,養殖者收入才會高。各人的母豬一年能產多少小豬仔呢?在母豬照顧護士上又有什么履歷呢?一起來交換吧。 福建省福鼎縣桐城區鎮西鄉鄭慶元,每年豢養母豬十幾頭,每頭母豬均勻年產仔豬31頭,成活率達98.6%,差不多每窩13個,他有什么履歷呢?一起來看。 皮薄,毛疏,前軀細窄,后軀寬大,乳頭為奇數且多,以13、15、17個乳頭為最好,乳頭長而細,乳毛粗,個個都是實乳頭;頸部長,眼皮薄,眼神靈,鼻孔大。種公豬要求高大,結實。 二、適時配種發情母豬體溫升至39.6℃左右的,第二天下戰書舉行配種,少數母豬體溫升至41℃的,第三天舉行配種。配種后立刻在母豬臀部澆1桶冷水,以進步受胎率。 母豬有身后14天內只喂青菜,不喂精飼料。15天后以青、粗飼料為主,搭配投喂精飼料。有身后期以精、青飼料為主,添加魚粉和鈣質。產后10~40天,天天加喂0.5千克黃豆漿和250克魚粉。仔豬出生17天后開始喂料,先喂大米稀飯加蔬菜,28天后開始飼喂麩皮、大米、魚粉、青菜等,斷奶后立刻加喂發酵飼料。 母豬有身后60天左右,用大青葉根1千克,魚腥草根0.5千克,蒲公英根250克,加凈水7.5千克,煎成湯5千克,加植物油100克后喂服,經60天再喂1次。母豬產后1天,如體溫低于38.5℃,用姜母、菜油各200克加水煎湯,再參加0.5千克米糠炒熟,拌飼料喂給。若高于38.5℃,用苦參根、芭蕉根、車前草、矮腳青草各1千克,加水煎湯10千克,每餐用1千克拌料喂給。仔豬5日齡后,用夏枯草、仙鶴草、土柴胡、鳳尾草、車前草各50克,加水1.5千克煎煮,拌熟紅薯放在小豬食槽里誘食,每周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