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走進臨邑縣興隆鎮興旺合作社,陽光下,碩大的荷葉隨風搖擺,潔白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荷花與蓮蓬、荷葉交織相伴,泥鰍歡快地游弋在荷藕之間,一幅初秋美景圖盡收眼底。 “李老板,給我準備300斤泥鰍,我明天一早就來取貨……”近日,興旺合作社負責人李云龍又接到一筆泥鰍訂單。李云龍說,眼下泥鰍走俏,幾乎天天都有客人購買,硬是忙不過來。 臨邑縣興隆鎮蔣家村地勢低洼坑塘多,不適宜種小麥、玉米等傳統的農作物,但是水資源豐富,于是,村里的人們一直養殖蓮藕。2018年6月份,李云龍在一次外出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了“蓮藕+泥鰍”混養技術。于是,他想大膽的嘗試一下,但由于魚藕混養對生長環境和栽培管理要求比較高,需要改善池塘,配置排水系統,大致估算一下,修建6個池塘需要20萬,自己手頭上總共有10萬,另外10萬元的資金缺口讓李大哥望而卻步。 去年這時候,臨邑農商銀行正在開展“送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活動,興隆支行的客戶經理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通過市場調查,認為此項目可行性強,且產品有不錯的銷路,及時為其發放了10萬元的小額農戶貸款。李云龍利用這場“及時雨”,改善了池塘,配置了排水系統,開始了“水底有蓮藕,水中有泥鰍”的混養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蓮藕產業的附加值。 李云龍告訴記者,他家養的泥鰍品質好,口感鮮嫩爽滑、味美香濃,沒出農場門就被訂購完了,根本不愁銷,一年下來,一個池塘平均產泥鰍3000斤、蓮藕4000斤,按每斤泥鰍11元、每斤蓮藕2元計算,每個池塘能收入4.1萬元,刨除費用純收入近2萬元,6個池塘的年純收入10余萬元,兩年就能回本。 看著眼前的一切,李大哥激動的說:“這一切都要感謝創業時農商銀行給予的貸款支持,因為信用好,又給俺增加10萬元的貸款額度,現在俺手里有了20萬元額度的貸款證,隨用隨貸,以后貸款更方便了,感謝咱農商銀行!”李大哥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近年來,該鄉村民在農商銀行的信貸扶持下,積極調優農業產業結構,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大力發展“泥鰍+蓮藕”產業,為當地村民種養結合的發家致富探索出一條新途徑。 良好的金融服務如陽光雨露,臨邑農商銀行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充分發揮“助推器”作用,在推廣小額農戶貸款的同時,不斷研發新的農戶貸款產品、創新擔保方式,大力推廣“富民農戶貸”、“富民生產貸”、“魯青基準貸”、“雙?;蒉r貸”、“光伏貸”等一系列信貸品種。并借助“家庭銀行”商業模式向農戶推介“智e購”平臺、支付結算及電子銀行等一攬子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今年以來,該行新增助農貸款2.5億元,為近3000名農戶增收致富開辟了康莊大道,正真實現了利農、為農、惠農。(王志瑩) |